從來沒有想過能站在台上,代表畢業生致詞。研究所日子過得很快,與同學這兩年的相處下來,我知道我們過經歷許多難忘的冒險,從剛剛的影片來看,我們好像過得很快樂。但實際上,我們將這兩年當做四年來用,非常的精實。

 

時常看到同學,扛著超重的攝影機採訪、沒日沒夜的在研究所讀文獻、討論報告、剪片,努力的衝破死線。同時還加上一堆打工,降低家中的經濟負擔....當然也少不了玩樂的時光。該喝的酒還是要喝啦XDD

 

對我們來說,新聞研究所是很特別的所,不同於其他理論取向的研究所,除了透過閱讀文獻與老師討論,來了解社會現象、想像弱勢族群的處境之外,新聞所更珍貴的是,讓我們做中學,實際體會理論所描述的狀況、人所面臨的難題。

 

我想許多同學都有類似的經驗,會去思考自己的報導對某些事件或人真正的意涵為何?是為了翻轉社會結構?為了監督政府?為了滿足閱聽眾知的權利嗎? 很多時候,我們在採訪當中,最直接的體會,其實是對人和社會多一層了解。在採訪時,我們常經歷不同的生活體驗,海邊捕魚、上山打獵、凱道抗爭等等之類的,也是因為訪問的關係,我們有機會聽到多樣的聲音,願意了解、同理他人的感受。久而久之,對人和社會多一份關懷,我認為這是書上或是日常生活經驗,很難教我們的、很難揣摩到的。而這份關懷將伴隨我們一輩子,無倫我們未來從事哪些職業,都能夠替他人多設想一些,願意多站出來改變弱勢的處境、解決社會問題。我認為這是新聞所送給我們的非常珍貴的禮物。

 

相對的,每當我們在採訪時,受訪者因為我們的發問或傾聽,而獲得關注與鼓勵時,身為記者的我們常會覺得很感動。許多人常從報導的影響力,來看新聞、媒體的價值,但記者的成就感,有時候其實來自於,讓不起眼的小人物成為主角、來自於他們因此給予的回饋。我認為這是記者的工作價值,成就自己的同時,也在成就他人。

 

不久我們就會離開校園,希望如此。緊接而來的卻是惡劣的媒體環境,工時長、薪水低。更糟糕的是,台灣主流媒體業者,以營利為先,氾濫的置入性行銷,讓記者游走在新聞倫理邊緣,為了五斗米而不得不折腰。前陣子,中國時報記者陳志東以報導的方式在臉書上,揭露中時的新聞,置入大量廣告、替政治人物背書。當天,我的臉書上有超過30位朋友分享。大家相當氣憤、沮喪,對媒體業感到寒心,當時我就在思考,如果我是陳志東該怎麼辦?

 

在座同學,應該也有類似的掙扎,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果斷離職、拒絕長官的要求。但我想生活與理想或許不是非A即B的選擇題。因為人是具備能動性的,縱使身在這樣的環境中,我們心中,也應該一直保持努力掙扎的力氣,為自己的理想騰出一點,哪怕只是小小的空間;無論大家未來是離開職場或留在崗位上,都不忘自己當記者的初衷。

 

由此可知,記者這份職業的不容易,而能夠支持我們持續燃燒的,是在座師長、父母和朋友對我們的支持。尤其在網路時代下,記者常受到網民的謾罵、受訪者的欺騙,甚至是指名道姓的嘲諷。其實,這都會讓有理想的新聞工作者承受許多壓力。此時,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夠多理解我們。我想這個療癒的同溫層非常重要,能夠幫助我們克服社會的質疑,不致於向體制完全妥協或拒絕戰鬥。

 

最後,我想向各位同學說,畢業典禮只是儀式,不是結束,而論文才正要開始~

謝謝大家

 

2017.6.6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致詞 新聞系所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泰迪的朋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